颠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索尼dsc hx5c模式拨键 颠覆

颠覆

2023-12-03 19: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标题上加上“颠覆”两字,对于SONY DSC-R1来说绝非言过其实。我们以往曾给过多款产品诸如“革命性的”、“超前”、“巨大进步”甚至“飞跃性”之类评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R1面前都显得是那样的小儿科。当SONY在昨天(11月2日,落后于海外发布整整2个月)正式向中国市场发

真正具有颠覆性的索尼R1

简略的来说,从廉价的CANON 300D这款入门级别DSLR发布后,我们已经不能象以往那样简单的依靠产品光路设计来区分一款数码相机的定位了。尽管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在很长的岁月中一直给人“专业使用”的印象,但当人们发现其实只要花上与消费级别相机差不多价钱就能买到一套DSLR套装时,我们终于不得不承认其实在DSLR阵营里也有“入门产品”,也有“消费级别”的货色。

当DSLR把它的产品下沿延伸到传统消费级别DC的行列中去后,传统的消费级别DC在做着什么样的回应呢?首先当然要巩固消费DC的传统阵地——小型化,轻薄化的便携机种显然与需要换镜头的DSLR产品有着天壤之别。即使是专业的DSLR用户也很难拒绝在自己相机包里再塞入一台体积小巧,外观精致,操作方便的时尚DC做副机。另一方面,依靠消费级别DC感光元件尺寸比较小,而相应镜头也可以做的比较小的特性,消费级别DC们大打“长焦”牌或者“全能”牌。一时间,拥有10X、12X甚至15X惊人光变能力的产品风生水起,同时全手动、全功能、全防震等新兴特性也一应俱全。反正凡是DSLR能有的功能都要做到,DSLR所没有的功能消费级别DC也要统统做到!

但是,无论怎么玩,消费级别DC依然有一个巨大的局限,那也就是感光元件的尺寸问题。这个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小型化的感光元件可以让设计人员设计出尺寸同样小巧的大变焦比镜头,同时相机机身也相应可以做的很小;另一方面,由于不得不在这样小面积上集成数百万个细小的感光元件,高密度也导致了感光元件之间存在电气干扰的问题。同时,过小的感光面积也造成了单个元件的感光性能不佳,最终造成了消费级别DC在高感光度下画面噪点杂讯严重以及曝光宽容度小,画面容易出现死白过曝或者全黑欠曝的现象。

相比之下,由于DSLR类产品的感光元件普遍面积较大,在相同象素情况下感光元件排列的密度比较小,相互干扰情况也就减轻了,因此DSLR产品能够拥有比消费级别DC更纯净的高感光度画面,同时曝光的宽容度也有所提高,画面能表现出更丰富的明暗层次,画面细节也就更为丰富。

根本性的改变在于感光元件尺寸

当其他厂商的设计人员正在为如何才能让消费级别DC那小小的感光元件拥有与DSLR类产品近似的性能而苦苦思索时,SONY走出了大胆的一步。尽管类似富士S9500这样的产品能够通过改进电路设计,加强画面降噪能力来提高产品画质,但SONY觉得那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正消除消费级别DC与DSLR在感光元件方面差异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消费级别DC用上与DSLR一样大小的感光元件!

让消费级别DC用上DSLR的感光元件!这是一种多么彻底,多么直接的解决方法啊!换个大一点的感光元件,这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首先,SONY必须拥有可用的大尺寸感光元件,好在这个问题对SONY之家世界最大的感光元件提供商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它能为尼康于柯美提供DSLR用的感光元件,那么为自己的新品准备一块1030万象素APSC幅面的CMOS感光元件也就是理成章了;其次,是镜头与机身。我们对于SONY在DC机身方面的开发能力从来没有表示怀疑,前几代消费级别DC旗舰(F717、F828)在机身设计方面都能令人相当满意,相信R1的设计人员不会在这方面让我们失望。镜头,无疑还会采用蔡司的T*镜头,但过去SONY DC上的蔡司镜头都是为小幅面感光元件所设计的,它是否能有效应用在大幅面的APS感光元件上?这一切必须要看R1的实际表现了。

接下去,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

R1是一款EVF式的类单反相机。也就是说,和其他消费级别DC一样,本机要使用感光元件进行实时的取景。以往的任何一款采用大型感光元件的DSLR产品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在我们印象中只有富士的S3PRO能勉强提供30秒的黑白动态取景,这问题似乎与大面积感光元件的耗电情况有关系。那么SONY是如何解决感光元件实时LCD取景与电池电力供应之间的关系呢?还有,大面积的感光元件对于散热要求很高,而要进行实时取景的LCD屏幕又是一大热源,那么这个加热与散热之间的问题又是如何“摆平”的呢?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SONY使用在R1上的这块CMOS元件的面积是上代消费级别旗舰F828的5倍,据说该元件具备2。5倍于F828元件的动态范围(感光元件的间距从F828的2.7微米提高到5.49微米,密度大大降低了),同时还能有效的把工作功耗从750微瓦降低到200微瓦(节能是CMOS相对CCD元件的一大特色)。那么它是否真的能为R1带来极其优异,可以媲美DSLR的画质?R1在机身性能与实际操作方面是否能够达到能与这块惊人的感光元件相匹配的高度?

感谢SONY中国公司在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的这台DSC-R1测试样机。我们虽然不太清楚本机的其他配件情况,但从主机本身来看应该已经是准备上市的实际销售版本。相信我们对于这台R1的简单试用,将会对网友们的未来选购带来一定帮助。

与其他几款数码单反外观对比

我们还是首先来看一下SONY R1的外观尺寸。早在今年9月海外公布的时候,我们实际已经了解到了本机的具体参数。从重量方面来看,尽管本机采用的塑料外壳,但由于机身体积庞大,因此在机重方面还是相当可观。实际上,995克的机身重量加上其他大小配件,R1主机重量与不少入门级别的DSLR产品加套头的总重相当,对于消费级别DC来说这无疑是一款巨无霸似的产品,而对于DSLR来说,本机可算适中。

这里有两张R1分别与NIKON公司的经典机型D70+18-70套头、柯美公司A5D+50 F1.4标头的对比照片。如果不看镜头,这三款产品在形体上的差异不大,D70显然会更为雄浑厚实一些。从机身高度方面来看,这三款相机也比较接近,尽管两款DSLR的五棱镜结构取景器有效的提高了机身高度,但由于SONY R1突破性的把2寸的LCD屏幕放置在机身上方而造成R1机顶隆起,因此它与其他两款产品在高度方面没有多少差异。

我们这里还有R1与大家更为熟悉的F828尺寸对比:139x168x97mm 对比134x156x91mm,995g对比906g,毫无疑问,本机要比上代“兽王”更大更沉。

很显然,当把R1拿在手中时候,仅靠看外观形体,我们一般很难再把R1与过往那些小巧的消费级别DC联系起来。即使是回顾那几款所谓的“消费级别旗舰”,在庞大的R1面前,这些产品也只能算做“袖珍”而已。事实上,甚至有些DSLR产品(比如CANON的350D和宾得的*ISTD)在R1面前也会显得相当纤巧。如果说相机也会分男用或者女用的话,那么很显然,SONY DSC-R1是一款非常适合男性用户使用的大型DC。

R1大型的机身也同样拥有相当良好的把持手感。尽管有不少人对本机古怪的造型(主要是LCD的位置太古怪)有很大意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一名体验过R1真机的用户都会对其手感赞不绝口。相比其他DSLR产品,本机把手柄与镜头之间的机身连接部做的比较薄,因此右手手指可以很轻易抓扣住整个R1机身。这样的造型设计让我们不禁想起了CANON早年的PRO90IS以及FUJIFILM的S6900,尽管看起来有些古怪,但这样的尺寸与深度对于拥有中等尺寸手掌的亚洲用户更为适宜。

R1整机的配重也相当均衡,重心相对靠后,用户只用单手也能很好的掌握相机,并没有出现当年F828镜头部过于沉重导致用户右手单手操作时机身不够稳定的现象。当用户将左手托住R1镜头时,整机能保持非常好的重心平衡,同时用户也不会感觉相机1公斤的重量会带来手部带来多少压力。

外观工艺与相关特性 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很容易回想起那款上代“兽王”——F828。同样的黑色机身,同样的大口径镜头还有同样相当惹眼的镜头变焦环纹路以及SONY标记。

R1整机采用塑料材质,整体工艺良好,质感十足。我们在猜想如果本机象F828那样采用更多的金属部件后总重量将会达到多少,考虑到目前数码相机产品的更新淘汰速度以及新一代工程塑料的牢固度,我们对R1整体机身工艺还是比较满意的。

本机的弹出式内闪可以让用户选择手动弹开还是自动弹开,但在不通电(关机)的情况下无论用户采用哪种设置都无法打开机身内闪。我们注意到这个内闪的弹出高度并不太高且向前探出——这样的设计可能是为了不干扰用户从镜头方向观察LCD取景,但显然会造成红眼问题的增加。事实上,我们在后来的实拍中也证实了这个问题。

本机没有采用从F707开始一直使用在SONY消费旗舰上的全息激光辅助对焦系统,而是直接在闪光灯一侧安装了一个很亮,但技术含量比较普通的橘红色辅助对焦灯。这种技术上的“倒退”让我们感觉有些诧异——SONY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本机采用67MM口径的1蔡司T*镜头(多层特殊镀膜工艺)。该镜头的实际焦距为14.3-71.5MM,而对等135规格焦距为24-120MM。这个焦距是不是很眼熟?是的,看起来好象NIKON的那支廉价VR变焦镜头呀!这个焦段已经能够满足摄影爱好者的最常用拍摄焦段,从广角到人像,我们日常拍摄的大部分场景都能应对。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支镜头的焦距能更远一些——比如200MM,这将会进一步拓展镜头的使用范围,同时也能带来更浅的景深。

另外,这枚镜头的光圈从F2.8-4.8,以消费级别DC的阳光来看,这个成绩显然比较一般。毕竟,且不用说OLYMPUS的F1。8光圈,即使是SONY自家也有过F2大光圈的机种。然而对于采用大幅面感光元件的R1来说,考虑到本机的镜头机身一体化设计,SONY恐怕很难在保持目前焦距的情况下再将镜头口径搞的更大以获取更大的光圈,这势必会造成R1机身重心的严重偏移,同时相机制造成本也会飞速上升。

事实上,本镜头的规格实际已经非常令人赞叹了。请设想一下,即使是NIKON那支光圈从F3。5开始的VR 24-120MM,销售价格也要4000元人民币上下,而SONY官方给出的R1指导价还不到1千美元(8000元人民币)。。。

从机身侧面来看,R1高高鼓起的背面的确显得非常另类,而EVF取景器向后突出的距离之远也是前所未见的。相比前代产品,R1的机侧控制按键可谓相当精简。而在标记方面,也只有一条不起眼的CYBER-SHOT字样,整体设计相当内敛大气。

机侧按键主要是闪光灯模式控制与白平衡切换。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相机的对焦方式选择也在这个位置上。用户可以很轻易的用左手拇指灵活的操控这些按键。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当用户将R1对焦方式选择在手动模式后,如果因某些原因进行自动对焦,这时用户无须把拨杆拨回AUTO模式,而只需按下拨盘中心的按键就能执行一次单次自动对焦。

在按键后方,打开一块保护橡胶,我们可以看到本机的几个输入输出端子,这里就不做更多展开。让我们略有些失望的是,我们在R1机身上并没有找到闪光同步端子。

外观工艺与相关特性 二

从机身上方来看一下R1,手柄与机身连接部分的体积相比镜头的确是有些不协调,但在把持手感方面的确非常不错,这一点已经在前面谈到过。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本机机顶上的1030象素标签,尽管我们都觉得这个银蓝色的标签很碍眼,但至少也证明了本机的确是即将上市的最终销售版本机型——我们通常测试用的工程样机是不会带有类似标签的。

R1在机身上的最大特色恐怕就是这块位于机顶的旋转式2英寸LCD屏幕了。我们过去还没有看到过一款把主LCD屏幕设置在机顶上的数码相机产品,这也使得R1用户在采用LCD取景拍摄时显得很滑稽。这块屏幕的上置一方面可以让机身有更大空间容纳那块大型的CMOS,同时也能避免固定在机身内的LCD产生太多热量而干扰CMOS的成像。

从显示效果来看,尽管该屏幕的分辨率只有13万象素多,但是显示效果非常出色。无论在色彩、锐度、细节还是在流畅度方面,该屏幕都可算一流水平。尤其是在比较强烈的日光下,我们依然能够在这块屏幕上清晰的看到取景/回放画面,这一点的确是难能可贵。

我们唯一要提醒大家的是本屏幕只能做270度的旋转,因此在使用时请注意旋转方向,不要因为用力过猛而损坏LCD。

在手柄部,本机采用了开关键与快门结合的设计方式,这也早已经被我们所熟悉。在快门键旁边就是ISO选择键,这样重视机身ISO调节的设计倒是比较新鲜的设计。本机可以从ISO160逐级调整到ISO3200,按照我们的期望,我们希望本机至少能在ISO400下画面品质良好,ISO800可用。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样张分析部分中重点介绍。

同样是为了重心配平,同时也为了让位给机顶的LCD,本机的外闪热靴被安置在手柄上。这又是一个非常少见的设计!SONY方面推出HVL-F32X外闪与R1配合,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廉价的第三方外闪。不过,我们觉得还是HVL-F32X那样扁平的外闪在外观上更符合R1的风格。

外观工艺与相关特性 三

顶部的LCD、手柄上的外闪热靴都不足以表现R1在外观方面的“颠覆性”,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恐怕是R1的机背设计了。在R1海外正式发布之时,几乎所有的编辑看到R1的图片都惊呼——太丑了!而今天,当我们实际试用了R1一段时间后,即使可以不再大喊那个“丑”字,但至少还会在心底对这个机背的设计者嘀咕几句。

先来谈布局,首先是我们熟悉的模式拨盘被意外的移动到机身左侧,习惯于用右手拇指横向旋转模式拨盘的我们现在不得不重新学习用左手拨动这个垂直的拨盘;在机背的最主要位置,由于没有了主LCD屏幕,因此在这里只能找到一字排开的几个控制按键。由于这块区域面积实在太大,这几个按键实在分布的很宽裕,倒是可以保证用户不会按错什么;既然LCD被放在机顶,那么DISP键也不会按常规放在机身底部附近了,于是它被移动到手柄上,紧贴着参数滚轮;最离奇的要算回放按键了,这个如此重要的按键居然被设计在庞大的取景器眼罩下方,不告诉你的话一时之间还真是难以找到它。。。

应该说,所有这些古怪的移动都与本机LCD顶置设计有很大关联,即使是DC老用户在面对R1时也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适应按键的布局。

在各类按键中,我们请用户注意EVF取景器下的两个功能滑块,一个是用来切换EVF取景器与LCD显示,一个MONITOR用来切换显示效果。本机学习柯美DC的设计,在取景器内带有一个隐蔽的感应窗口,当用户把显示设置在AUTO时,一旦用户把眼睛凑上取景器,R1就会关闭机顶的LCD而变为EVF显示,反之则打开机顶LCD。对于MONITOR滑块的功能,网络上曾有过不少的争论,但我们认为该功能多少有些类似DSLR的“景深预览”。

在FRAMING模式下,本机将会以最佳画面效果模式(明亮,清晰,流畅,一般是开大光圈)进行取景,而在PREVIEW模式下则会以目前用户光圈快门设置参数状态的最终实际效果画面来显示取景画面。也就是说,用户在PREVIEW取景模式下看到的画面将与最终拍摄照片的效果比较近似。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使用PREVIEW模式来观察某光圈下的最终成像景深效果。

这里我们也需要谈到R1的EVF效果。由于采用良好的放大透镜,R1点44英寸的23万象素EVF显示效果非常出色,色彩明快,层次鲜明。该LCD画面在快速移动时还略有一点拖影效果,但移动的流畅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EVF还是LCD取景,本机的CMOS都是处于实时工作状态,这一点与其他DSLR产品感光元件仅在快门开启,进行曝光拍摄时候工作完全不同。即使SONY方面已经宣称这块大型CMOS的耗电仅为F828四色CCD的1/3左右,但我们依然对R1的电池连续拍摄时间有所怀疑。

由于试用的时间比较短暂,我们没有办法对采用NP-FM50电池的R1进行耗电情况做完成测试,但在我们的实际拍摄中,连续拍摄300张照片(每张照片进行回放,整体浏览回放3次)并不会给R1带来什么电力消耗问题,相机依然显示还拥有300多分钟的电力供应。按照这样比例计算,我们认为一节FM50至少可供R1连续拍摄7到800张照片,这个成绩已经可以与部分DSLR产品相媲美了。

本机采用CF卡/MS PRO混合卡槽。在这样庞大的机身上,SONY当然没有必要硬性推广MS DUO了,价格相对低廉的MS PRO棒子与CF卡都是用户存储介质的良好选择。

菜单功能简单介绍 一

相比R1外观的颠覆性改变,本机的菜单设计却显得格外传统。无论从菜单形式还是实际内容都与以往机型差异不大,我们可以关注的几点包括:

首先当然是象素方面的变化,1030万象素,精细FINE格式下JPG文件大约在3.5MB左右,我们手头的2GB SANDISK卡可以拍摄400多张照片。由于目前存储卡价格的不断下跌,我们有理由相信2GB CF卡的普及应不会太遥远。

在菜单中可以看到RAW格式首次出现在SONY DC中,尽管没有RAW+JPEG可用,但至少也证明了SONY对本机的定位的确不同以往。此外,在色彩方面,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了ADOBE RGB专业色彩域出现在菜单中。这将进一步拓展R1对于色彩的还原能力,有不少专业用户会偏爱使用这种色彩模式。

本机也可以对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以及画面锐利度进行正负两档的调节,范围虽然比较小,但也基本够用。对于这样级别的产品来说,或许更多用户还是习惯设置在普通模式下,然后回去再做后期软件处理。

在按住机身侧面与背后的按键后转动手柄上方的参数滚轮,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对相机的各种机身状态进行调节。提醒用户注意的是本机的曝光补偿调节是以机背上的垂直滚轮左右旋转达成的,而并非过去传说的通过菜单才能调节(真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谣传)。

在FRAMING(成桢模式)下,本机无法使用手动对焦功能。尽管是EVF,但由于屏幕显示效果良好且具备画面放大功能,我们依然能够很准确的进行手动对焦操作。

本机的设置菜单与其他SONY产品差异不大,这里就不再做展开介绍。

菜单功能简单介绍 二

以下是本机在按下DISP键后的画面显示。和我们预想的一样,本机也带有实时的曝光直方图显示。另外,我们可以在设置菜单中开启纵横三分的拍摄辅助线。

照片回放菜单,可以独立显示画面RGB三色的独立曝光直方图,对于画面可以进行5倍的放大。我们认为最大5倍的画面放大对于一款千万象素的相机来说是否还略小了一点,R1理应有一个更大的回放倍率以方便我们看清楚画面的每个细节。

另外,本机也能对拍摄好的照片进行诸如左右旋转、裁剪、批量删除等常见操作。请大家注意,和其他所有SONY相机一样,本机在回放照片时也会出现“先模糊后清晰”的变化过程。我们不清楚SONY为什么会将这样的显示“特征”保留到今天,因为以当今的存储卡读取速度来看,完全应该可以做到照片清晰状态下的高速回放。

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一

由于具备良好的把持手感,因此使用R1进行外拍感觉还是相当舒适的。尽管造型显得有些古怪,在按键排列方面有一些与以往产品不同的地方,但一旦熟悉了R1的操作以后,我们就能发现实际这些按键的分布还是经过严密考虑的。尤其是当用户在使用右手单手操作R1时,手指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各种拍摄回放工作而无须担心机身稳定问题,同时也对我们提高拍摄效率起了很大帮助。

在我们实际拍摄中,感觉R1在各焦段下的对焦速度与精确度都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在最长焦段下,我们并没有感觉其对焦速度与广角端有太大差异,这一点在其他品牌的旗舰产品中则比较少见(当然,这也与R1的望远端只在120MM有关)。尽管没有经典的全息激光辅助对焦系统,但R1闪光灯旁的这只橘红色辅助对焦灯的亮度还是足以保证相机在黑暗环境中实现准确对焦。

必须指出,本机的对焦速度相对中端DSLR产品还是显得要慢一些,这应该还是与SONY R1采用的镜头马达性能有关。在变焦/对焦环的手感方面,本机表现中等,既没有任何生涩或者响应不及时的问题,同时也并没有能让我们体会到一些高级镜头才具备的良好阻尼感。

以下是我们采用SONY R1在上海徐家汇港汇广场拍摄的同一场景,不同感光度样张,这应该也是广大网友对R1性能最为关注的项目之一。

毫无悬念的,尽管APS CMOS元件上拥有千万象素,集成了惊人数量的感光元件,但本机在ISO160与200这样的低感度下画面完全可以保持足够的纯净与细腻。我们注意到这两种感光度下画面品质的差异实在是非常之小,只是在ISO200的阴影部分中画面略有一些隐含的深色斑纹。

ISO 160 200

依靠1030万的超高象素所带来的巨大画幅,本机在ISO400画面可以说具备了比较良好的纯净度,同时画面细节方面也保留的比较出色。尽管在大面积的单色部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已经有部分红/蓝色的干扰信号出现,但对于画面整体而言,这样程度的杂讯基本不会对画质产生多少影响。

在ISO800下,我们可以发现R1的画面呈现两种特质:一方面是在画面中明亮的部分依然保持了比较良好的画面纯净度,另一方面则是在画面暗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颗粒感以及杂色。值得注意的是,在ISO800下画面的细节也因系统的降噪功能而有所缺失。不过,我们必须承认,R1的ISO800画面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依然是完全可用的。

ISO 400 800

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二

R1在ISO 1600与3200的超高感光度下,画面颗粒感明显,杂色现象突出,除非进行比较大规模的后期降噪处理和缩小应用,否则这两种感光度的实用价值并不太高。我们建议用户可以在极端情况下尝试使用ISO1600感光度,但ISO3200则应尽量避免使用。此外,我们也可以建议用户可以采用拍摄黑白照片的方式获得高感度下有实用价值的照片。

ISO 1600 3200

我们认为,本机在不同感光度下的表现还是符合其APS 规格大型CMOS感光元件所应有的水平。这样的高感光度效果(ISO800可用)不但完全可以傲视所有其他品牌消费级别旗舰数码相机,同时也达到甚至超越了部分品牌DSLR相机的表现。尽管由于集成了更多了感光元件而使得R1 CMOS上元件的密度相比其他600万象素DSLR产品更高,但依靠SONY强大的“新真实影象处理器”,本机依然能获得不错的高感度表现。

请注意,R1还具备新型的“原始数据降噪功能”,能在照片刚刚被感光元件拍摄成RAW数据时就进行明度与色度的降噪处理,因此SONY方面宣称可以保证本机在长时间曝光情况下依然具备极佳的画面纯净度。

我们这里有两张做对比的夜景照片,分别是在1.6秒与8秒曝光下拍摄的。相机此时自动开启NR降噪功能,可以发现即使长达8秒的曝光,画面中的天空依然显得非常纯净而没有任何颗粒与杂色。对于夜景摄影爱好者来说,R1的画面表现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

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三

我们来看一下在比较良好的拍摄环境下R1的实力体现。以下照片全部采用R1的1030万象素以及FINE精度存储,相机采用自动白平衡(有部分晴天白平衡),平均或者中央重点测光。

我们首先看一下本机在广角下,中小光圈小的画面表现。首先我们肯定会注意到本机在色彩方面的另好表现。即使SONY曾经突破性的四色CCD计划在F828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眼前的这些照片可以很清楚的表明这块SONY的APS CMOS在色彩还原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无论是何种色彩,本机都能进行相当精准的还原而没有夸张或者缺失——同时也没有产生色调偏暖或者偏冷问题。

在合适的光圈下,本机画面表现出良好的细节与锐度,尤其是画面中央部分的原图表现绝不逊于入门级别DSLR产品加中上级别镜头所能达到的效果,在将画面调节到锐利档后,整体效果更加出众而优于入门级别DSLR+廉价套头的表现。

在长焦端下本机的画面品质没有任何下降,同样能保证相当的锐度与层次。尽管画面边缘部分画面有一定的色散出现,但总体而言,这支24-120MM的蔡司T*镜头成像相当良好——虽然说不上优异,但肯定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入门DSLR套装镜头的整体表现。

我们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本机在曝光宽容度方面的出色表现,观察第一行第三张照片,画面从最亮白部分到最黯淡的建筑阴影,R1能把建筑物墙面上的明暗的层次一一准确还原并保留大量细节。

在R1的说明书上宣称本机微距的最近对焦距离为35CM,这个距离实在让我们有些失望——这几乎已经称不上什么微距了。因此我们下面的这三张照片实际是在打开微距对焦模式+长焦+大光圈(长焦端下F4 。8 )拍摄的。可以发现,由于具有较大的幅面,即使真实焦距比较短(7X毫米),但R1依然可以获得很漂亮的背景虚化照片。R1镜头在焦外的表现一般,有比较轻微的二线性,但总体效果依然能让摄影爱好者接受。

依靠良好的NR功能以及在中高ISO下的出色表现,使用R1拍摄夜景照片还是比较轻松惬意的。一般情况下,使用ISO400加上全开F2.8光圈,我们可以在大部分室内或夜间场景中获得1/10S以上的快门速度,对于有一定手持能力的用户来说,这样的快门速度还是可以保证足够的拍摄成功率。

下面我们还有两张分别打开R1“锐化”与“鲜艳”模式拍摄的同一场景样张。在打开这两种调节模式后,R1的样张尽管不如富士“反转片”模式那样艳丽夸张,但也已经显得格外锐利鲜艳,完全无须后期处理就可以直接出片,这对许多不熟悉后期处理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R1在默认状态下的色彩与锐利度也已经相当令人满意)。

更多样张欣赏

为了更好的说明SONY DSC-R1的画质,我们在相当有限的试用时间里为大家带来了更多R1样张。

这些样张(约40张)涵盖了包括广角风光、长焦特写、微距特写、人像、室内等诸多应用。在感光度方面也有多种不同应用,基本可以较为全面的体现R1画质。

详细情况请访问本站SONY R1产品库样张页面,地址是:

http://product.pchome.net/pro2005/pro_sample_pic.php?product_id=27400

我们对于R1的画质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良好的画面解析力、锐度、细节表现,画面边缘品质有轻微下降;优秀的画面色彩,极其精准的测光表现以及良好的曝光宽容度;有一定的浅景深效果,但受镜头光圈与焦距影响,(相对配备优秀镜头的DSLR产品)效果不够显著。R1画质整体表现优秀,完全可以达到和部分超越其他品牌入门DSLR机身+套装镜头表现。

对于索尼DSC-R1的初步总结

我们对于SONY R1的评价是相当不错的,尽管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但我们依然必须再次对这款具有颠覆性的新DC在性能方面给予肯定。正如CANON 300D的出现宣告了DSLR也可以“消费级”一样,R1的出现,宣告了消费级别DC画质因感光元件尺寸小而无法与DSLR产品抗衡的时代彻底过去!

相对消费级别DC,本机拥有其他任何品牌任何型号产品(即使是强大如富士S9500)都难以企及的超高象素与画面品质,拥有近似DSLR的良好操作手感与革新的拍摄方式。R1集各家之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新一代消费级别DC之王;

相对于入门级别DSLR套装,本机同样在画面品质、镜头规格方面拥有优势。同时,可实施取景的机顶反转式LCD屏幕与理论上永无CCD进灰之虞的优异特性更是所有DSLR产品所望尘莫及。

当然,我们对SONY,对R1的后继型号还有一些新的期望,比如:

R1的镜头焦段是否能更长一些?是否能够不用加装增距镜头而直接达到200MM甚至更远?镜头光圈是否能在保持机身体积的情况下做的更大一些?机身是否能够实现防水?EVF与LCD的象素是否能够更高,液晶响应速度能否更快?连拍性能能否提高(目前只能连拍三张,实在太少)?摄象功能能否加入(毕竟这个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娱乐功能)?外闪同步端子与全息激光辅助对焦甚至红外拍摄功能是否能被重新加到机身上去?。。。

 

现在,我们对于R1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它的价格问题。

9月R1海外发布时,官方新闻稿上的建议价格为999美圆,这个价格显然是偏高的。昨天下午,当SONY中国公司在北京发布会上正式承诺将于11月中旬把R1摆上柜台时宣布该机的建议价格为8088元人民币,我们依然预测这个价格依然会高于R1上市时的实际销售价格。

依照我们的预测,本机的正式上市价格大约会在7500元到8000元之间,随后会在一段时期后降低到7200元左右。

7500到8000元,除了R1我们还可以买到什么样的产品?

DSLR方面:不管是CANON、NIKON、OLYMPUS、PENTAX还是KONICA MINOLTA。。。无论是哪一家的入门级别DSLR套装都可以被你收入囊中,其中某些机型还可以顺便带上CF卡或其他配件。当然,如果你选择了R1,你可以获得具备更好规格的镜头以及从200万到4百万不等的象素差异,另外你还可以沿袭以往DC时代所养成的使用LCD取景的习惯!你所损失的是更高的对焦速度(精度差异不大)与明亮的光学取景器。

消费旗舰方面:我们认为暂时只有富士S9500有资格在整体性能方面向R1靠拢,而其他几款相机如松下FZ30,柯达P880或者三星PRO815在最终成象质量(尤其是高感度下)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如果你选择其他产品的话,一般可以节省下至少近2000元人民币以及获得更长的镜头焦距!

因此,根据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定:

对那些有意获得优异画面品质和良好拍摄体验的用户,无论是选择SONY R1还是DSLR套装都看来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你将来还有兴趣继续在摄影方面加大投资的话,那么你可以考虑选择更贵但品质更好规格更佳的镜头来配合DSLR;

对于那些希望付出较少代价又能体验摄影乐趣的用户来说,目前立即下手R1显然不够理智,低价且功能齐全的其他消费旗舰应该更符合他们的要求。但是,如果SONY中国公司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尽快降低R1的销售价格,把R1与其他机型的差价缩小到1000元甚至更少的时候,本机将很可能横扫整个中端数码相机消费市场(包括所有消费旗舰与入门级别DSLR套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